•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上海高校

同济中外学子联手完成“一带一路”沿线65国国别研究

时间:2016年04月30日 信息来源:同济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同济大学组织多国留学生围绕‘一带一路’进行社会调查,既发挥了留学生的语言优势,又引导他们就中国和自己祖国的关系进行思考。有深度,有创意,是一次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尝试,值得肯定和借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同济大学中外学子合作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研究的报道《留学生们关注“一带一路”》,并在配发的评论中作此论述。
      记者4月26日从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获悉,由同济大学60多个国家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共181人先后合作完成的“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国情资讯与舆情研究项目,即将结题,部分研究成果已集结成册,近期将以论文集形式,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程妤副教授牵头的《命运共同体国家视野中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分析》于2015年5月启动,这也是同济大学“中外学生融合国际性校园建设”第二期项目。
      首批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60多名同济留学生与57名同济中国学生积极参与该项目研究。他们以“1 +1”方式联袂合作,一个国别研究小组由1名该国别留学生与1名中国学生组成,同时吸引该国别其它留学生以及对该国别感兴趣的中国学生参与其间。
      在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8名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每个国别研究小组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网上问卷、视频访问等多种方式,多方搜集了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国情信息,以及媒体舆论等方面信息,并展开深入分析,就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积极建言献策。去年6月底,中外学子合作完成51个国的国别研究报告,其中每个国别研究报告平均1万5千字左右。
      这是一份由越南籍留学生杜庆霞与中国学生潘刘琴联手完成的对越南国别的研究报告,记者看到,报告最后给出了这样的建言:“增信释疑,做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培养对华友好力量;人文先行,带动经济合作;中国各行业企业要立足产业分工大布局,促进互联互通……”
      匈牙利籍留学生丹尼与中国学生殷昊,对中国与匈牙利两国经济互补性、政治、文化以及媒体与民众舆论进行了分析。该研究报告指出,“中匈两国长期友好的政治互信、历史民族渊源下的文化同源体以及良好的媒体民众舆论,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匈牙利的合作提供无限的可行性。但在媒体和民众舆论认知中,却体现出对经济的单一性,交流合作领域缺乏综合性。”
      首批研究成果受到校内外关注,同济大学继续支持中外学生对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批准作为“智库研究专项项目”的《周边国家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舆情分析研究》立项。由此,“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向“社科研究项目”转化、发展。
      第二批面向14个国别的研究加紧展开,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训练营”的中国学生,与“教育部来华留学品牌课程”《当代中国》系列课程的留学生,一共60多人一道参与研究,形成10余个研究团队,每个团队5至7人(4至5名留学生+1至2名中国学生)。这批团队重点关注了团队中留学生来源国家的政府、媒体、学术圈以及普通民众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观点与态度。
      德国是列入第二批研究的国家。多名德国籍学生与中国学生在共同完成的题为《“一带一路”倡议德国民意研究》的报告中这样写道:“现代丝绸之路是德国加强与中国经济联系的一种方法,‘一带一路’将促进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民意研究表明,民众对这一倡议的普遍看法是相当积极的。”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陈强教授表示:“组织留学生开展‘一带一路’主题研究,不仅解决了多国别资料搜集的语言问题,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国际化的、青年人的视角,这是面向未来的视角。”
      作为同济大学中外学生融合研究项目,陈强教授同时表示,此次中外学生联合研究模式既加深了中外青年大学生对当代中国政策与发展的理解与认识,也促进了中外同学之间跨文化的沟通、交往与理解。
同济中外学子联手完成“一带一路”沿线65国国别研究
参与研究的中外学生参加跨文化能力拓展训练


      部分中外学生研究体验及研究结论摘录如下:

      潘静珂(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中国)
    在这次中外学生共同完成的“一带一路国别研究”的项目中,我收获到了很多东西。学习如何搜集资料、撰写论文,学会与留学生合作交流、分工互补,在一个个忙碌的夜晚静下心来认真了解这个国家。遇到的每一步困难都在推动我们进步成长。最后,仍是非常感谢来自尼泊尔的同伴,他认真搜寻各方面的一手文献,让我们最终共同完成了一份沉甸甸的作品。

       玮大力(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德国)

    通过搜集和分析德国报纸、民众网上评论、访问、问卷调查获得的信息,得到了德国民众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以及不同人口统计学背景的德国人在评估“一带一路”倡议蕴含机会与挑战上的差异。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德国人在网上的评论中,强烈支持德国政府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基于目前美国在全球强大的势力与影响,他们看到一个改变美国主导地位的机会。

       丹尼(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匈牙利)

    由于匈牙利良好的地理位置、先进的教育水平、众多的科技人才、发达的第三产业与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作出重要贡献;而匈牙利对增加金融支持、加强国债多元化、扩大向东经贸合作、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与建设国家基础设施的需求,需要与中国“一带一路”进行合作。除此之外,中匈友好关系也可以加强匈牙利在欧盟内的地位,欧盟也可以通过匈牙利的辅助扩大与中国的友好交往。

       杜庆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越南)

    为了真实了解越南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和对中国的情感,我们发了120份调查问卷。调查显示:虽然近来由于南海海域争端,越南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下降,但越南民众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印象深刻,并且有大约40%的人希望和中国加强交流、深化合作,约68%的人认为中越两国相同的政治制度会促进两国互利共赢。当前,在越南学习汉语的人很多,中越两国未来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伊斯梅尔(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进修生,法国)

    缔结一个强劲的贸易伙伴关系有利于中印两国、特别是印度的发展。中印是世界上两个人口大国,两国经济不断增长,人口不断增加。我觉得“一带一路”能够显著增加就业岗位,并且为印度提供进口低价原材料以降低成本、出口高科技领域成品的机会。印度得到的是效率、效果和成产率。

       安娜(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进修生,巴西)

    中国长期把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巴两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更应该关注巴西民众的需求,同时寻求社会组织的帮助,发展公平、公正、和谐、可持续的两国民众基础。可持续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社会力量的参与、更多公民的了解和支持才能真正让“一带一路”发展起来,让中西两国全面提升伙伴关系,走向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朱拉(同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格鲁吉亚)

    中国的“一带一路”为格鲁吉亚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重要机会,使得其能够在亚欧贸易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格鲁吉亚在前行的路上依然面对着很多阻碍,如国家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法律法规也不健全。为了在“一带一路”中成为一个有效率的合作伙伴,格鲁吉亚必须在这些方面进行较大改善,提高综合水平。同时,保持政局稳定对格鲁吉亚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被视作是中国或其他国家投资的一个可靠的平台。

       麥可(中意学院本科生,意大利)等

    欧盟国家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报道时,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方面,其他方面则很少被提及,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关于政策协调及人员往来的部分不会对这些国家及其人民立刻产生影响;而经济方面的的改变,无论是提供更好的工作还是降低失业率,其感知度高的特点令其更易被人理解。研究显示,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大多趋于积极,认为其带来的机遇多于挑战,参与调查者大多持同样意见。国际贸易参与程度高的,特别是以出口经济为支柱的国家,都对“一带一路”倡议十分感兴趣。

     

文章热词:成人高考
上一篇:2016包容性设计研讨会召开
下一篇:校医院开展校内出诊应急救护模拟演练技能赛
(作者:佚名 编辑:同济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